2018年,我们偶然得知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猪坚强”仍然坚强地活着,被其顽强的生命力打动,我们决定去看望它。于是有了下面的汶川猪坚强图鉴。
[汶川猪坚强图鉴]
十年
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猪在震后一直被埋在废墟里,在震后第36天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后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樊馆长为“猪坚强”修了一个“小别墅”,希望它可以安度余年。
这年的5月21日,被定为“国家减灾日”,顺应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猪坚强”从救助时的100多斤,休养成400多斤,独院独屋在博物馆,还有专人照料,受邀参加了这年的汶川地震一周年展。
2010年6月17日,建川博物馆为3岁多的“猪坚强”举办新生两周年庆典。博物馆给它准备了生日蛋糕。原主人万兴明夫妇前来看望它。过生日的“猪坚强”引来众多游客围观。第一次吃生日蛋糕,“猪坚强”胃口很好,3分钟就吃完了。
“猪坚强”4岁这年,早就做了绝育手术的它也有了6个后代。通过科技手段,提取“猪坚强”耳组织进行克隆,挑选两头200斤左右健康母猪作为代孕母猪。巧合的是,“猪坚强”克隆胚胎移植的日子刚好是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两窝“小猪坚强”分别于2011年8月31日和9月2日诞生。此次克隆“猪坚强”是国际上第一次采用老龄猪体细胞克隆并获得成功,重要意义在于为年老体衰且品质优良的配种动物的克隆保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9岁的“猪坚强”每天吃20~30斤玉米、绿地散步1小时,它有可能成为最长寿的猪。
2018年,海正动保得知“猪坚强”已经11岁(相当于人类88岁)仍然在博物馆顽强生活,考虑到“猪坚强”的高龄可能会面临健康问题,遂组织了技术人员到博物馆对“猪坚强”进行体检。我们发现“猪坚强”体表寄生虫较为严重,需要使用驱虫药;前肢站立困难,蹄壳开裂,需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粪便成颗粒状,需要增加饮水。
▲“猪坚强”生活的地方——建川博物馆
▲“猪坚强”感染了疥螨,在背部和耳廓都能看到被疥螨感染的痕迹,这种寄生虫病会让它感觉瘙痒难安,营养被抢夺。
▲海正动保技术人员为“猪坚强”配了现在猪用驱虫药中最安全的海达宁(成分:莫西克丁)不会产生刺激和副作用,用药后它继续躺回垫料上。以后每四个月做一次驱虫,驱虫后垫料三天更换一次。
▲岁月成就了猪坚强高寿的生命,虽然目前前肢站立开始困难,每次起来都是后肢先起前肢双跪。但无论是回馈救助它的人们的期待还是顽强活下去的毅力,猪坚强仍与劫后余生汶川人一样,更加珍惜生命,爱着现有的一切。
▲年迈的猪坚强,日渐逝去的时光
我们仍然希望它余生安康
“猪坚强”新生后的这十年,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命的意志力,它就像是汶川精神的一个侧影,传承着逝去者的爱与希望,见证着汶川和亲人的新生。十年不忘却,为汶川祈福。
海正动保动物健康守护计划
海正动保致力于为农场动物和伴侣动物提供动物健康解决方案,并在2017年发起了动物健康守护计划,旨在为动物健康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动物健康守护计划已经覆盖全国多个地区惠及多种动物:
- 2017年9月,协助杭州动物园治疗小熊猫眼线虫病、海狮绦虫病
- 2017年到现在,“为爱行 驱虫达人”全国范围多省市(成都、南京、无锡、西安、郑州、杭州、株洲等地)救助流浪动物,已救助共计2500只犬猫
- 2017年8月到现在,为百万母猪重拾健康而努力,目前已有30余万母猪远离寄生虫困扰
海正动保动物健康守护计划一直在行动……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实地拍摄)